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药之一,但野生黄花蒿青蒿素产量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

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药之一,但野生黄花蒿青蒿素产量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转基因黄花蒿。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____________结构,到这种物质能在体外拼接,仅用了20年时间。

(2)青蒿素合成途径存在两种关键酶——紫穗槐二烯合酶和青蒿酸合成酶。研究人员从黄花蒿的cDNA文库中获取了这两种关键酶的基因,在对它们进行PCR扩增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物质中,除了模板不同,_____________也应不同。

(3) 要使从cDNA 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的表达,需要构建___________,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获取的目的基因没有其表达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和终止子。要通过蛋白质工程获得活性更高的酶,需根据设计蛋白质的结构推测_______________序列,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后再经基因合成或_______________获得所需的基因。

(4)有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能生产青蒿素的转基因酵母菌。利用转基因酵母菌生产青蒿素的优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DNA双螺旋 引物(对) 基因表达的载体 启动子 氨基酸 基因修饰 繁殖快,易培养,成本低,可以工业化生产,生产不受季节、气候、地域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同时还联系了最新的生物学发展——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酶与DNA连接酶,限制酶只要是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细胞中提取的,DNA连接酶主要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构建的重组质粒上必须具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将目的基因导入不同生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1)1951~1953年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从揭示DNA双螺旋到这种物质能在体外拼接,仅用了20年时间。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加入的模板、引物都是不同的。 (3)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步骤,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的表达,需要构建基因表达的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获取的目的基因没有其表达所需要的启动子和终止子。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基因工程来完成,因此得活性更高的酶,需根据设计蛋白质的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后再经基因合成或基因修饰获得所需的基因。 (4)利用转基因酵母菌生产青蒿素的优势主要有繁殖快,易培养,成本低,可以工业化生产,生产不受季节、气候、地域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研究影响酸奶发酵的因素,某小组在A、B两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鲜牛奶,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都能产生乳酸)分别接入其中并混匀,密封后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6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可能会影响酸奶品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2)在家庭制作葡萄酒时,容器瓶的盖子选下列哪种?_______________(填“有螺旋可旋转的”“密封不可开启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3)在制作酸奶时,人们还会在鲜奶中加一定量的蔗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发现6 h内的酸奶发酵效果越来越好,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可以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酸奶制作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季节2~3小时即可,有的季节需要10~12小时。由此可知,影响发酵效果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再用相同的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生长情况及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如表所示。

1AA/mg·L-1

根长/cm

负向光性倾斜角度/°C

10-3

4.2

35.1

10-4

8.5

20.5

10-5

9.1

15.2

清水

7.6

22.3

 

(1)表中数据表明,当外源生长素浓度在_______________mg·L-1范围的某个数值时,根长也可为7.6cm,该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数据表明,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影响最小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植物激素。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番茄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 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避免光照引起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② 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__________ 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

③ 在生产实践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较BR更具优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法。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_______________和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3)利马豆根部的_______________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A、a),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b)。下图为某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分布示意图,该雄性果蝇与一雌性果蝇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

(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后代总数的_______________

(2)有一只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表现型相同。为探明它们的基因型是否相同,某同学利用这一只果蝇进行了测交实验,请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刚毛(F )对截毛(f )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以支持你的观点(只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要求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番茄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

 

(1) 4~6h容器内O2和CO2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

(2) 9~10h间,番茄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10h时后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若此环境条件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 若在6~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番茄呼吸速率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