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1)调...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法。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_______________和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3)利马豆根部的_______________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样方 二、三 分解者 呼吸 根瘤菌 含氮养料(或氨) 互利共生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等知识,要求学生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种间关系及其实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1)豌豆蚜是蚜虫的一种,其活动范围较小,靠吸取叶片内的汁液生活,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2)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时,其属于第二营养级;当蝉大眼蝽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时,其属于第三营养级,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属于豆科植物,其根部的根瘤菌能够固氮,即将空气中的游离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养料(或氨)供利马豆利用,而利马豆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A、a),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b)。下图为某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分布示意图,该雄性果蝇与一雌性果蝇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

(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后代总数的_______________

(2)有一只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表现型相同。为探明它们的基因型是否相同,某同学利用这一只果蝇进行了测交实验,请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刚毛(F )对截毛(f )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以支持你的观点(只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要求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番茄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

 

(1) 4~6h容器内O2和CO2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

(2) 9~10h间,番茄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10h时后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若此环境条件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 若在6~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番茄呼吸速率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 “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B. 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C. 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

D. 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

连续四年对某地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后,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第1年末甲、乙种群的数量可能相同

B. 第2年乙种群的增长速率比甲种群大

C. 第三年末乙种群的数量比第一年末大

D. 这4年甲种群的年增长率都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代谢产热

B. 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 炎热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D. 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