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________ ,去掉的时间为___________ 。
(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_______。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 。
(3)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根据下表所列实验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1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2 | 菠菜 | 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层析液 |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
3 | 酵母菌 | 澄清石灰水和重铬酸钾 |
|
4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细胞的有丝分裂 |
(1)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别)。一般情况下,第1组实验中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是由于____________和细胞壁分离形成的。
(2)第2组实验中,表格中缺少的物品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第3组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的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乙图中的⑧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丙图中表示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⑪⑫依次代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在光下分解产生,图1所示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
(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图1中的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B.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 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D. 无子西瓜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通过下列技术培育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单倍体的是( )
A. 紫外线照射青霉菌株
B. 秋水仙素处理水稻萌发的种子
C. 玉米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D. 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易感小麦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