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为某同学设计的用于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2为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对杨梅酒...

图1为某同学设计的用于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2为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对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生产工艺进行考察后,绘制出的基本工艺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发酵过程中所需的酵母菌可以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要分离得到较纯菌种,应配制________培养基(按培养基的功能分),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可用_________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2)用图1装置制作果酒时,充气管上的夹子在______________过程中要关闭。

(3)在用图1装置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因某一步骤操作失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利用图1装置制作果醋,装置上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甲罐顶上的排气管被设计成了弯曲状的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________产生,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6)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_______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

 

选择 高压蒸汽灭菌 平板划线 果酒发酵 未及时排气 排气管改用长而弯曲的胶管 去除充气管上的夹子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气泡 醋酸 【解析】试题据图分析,图甲是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排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排气孔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图乙是果酒和果醋的现代生产装置简图,甲罐进行的是酒精发酵,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乙罐进行的是果醋发酵,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 (1)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分离得到较纯菌种;微生物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2)用图1装置制作果酒时,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因此充气管上的夹子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要关闭。 (3)根据题意分析,在用图1装置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因某一步骤操作失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说明装置中压强增大,应该是未及时排气导致的,可将该装置中的排气管改成长而弯曲的管道,并打开排气管上的夹子。 (4)若利用图1装置制作果醋,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则装置上的充气管上的夹子应该打开,并通入无菌空气。 (5)图2中甲罐顶上的排气管被设计成了弯曲状的管,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当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6)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醋酸菌可以利用杨梅酒发酵产生杨梅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某校生物学习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性乳光牙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

(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

根据表绘制遗传系谱图。

(2)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___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若题干中的女性患者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下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

(3)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增加/减少/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4)调查研究表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可能与人类的遗传基因有关,据此有的同学提出:“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 然而,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化,人类的疾病并不都是由基因的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异常或____________因素影响造成的。

 

查看答案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生物学中,经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甲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录时,与DNA中起点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__次。

(4)丙(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__________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工修饰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内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在7.35~7.45,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mmol/L):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或“相近”)。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表中数据能否说明这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水将从细胞________(填“内”或“外”)向细胞________(填“内”或“外”)转移。在身体缺水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________

(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还采用____________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________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____________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 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