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一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

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一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黑体

ee

黑体

bb

残翅

gg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

(2)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出现了1:2: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

(3)该小组又从乙果绳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 6:2:3:1:3:1,则控制直刚毛与焦刚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雄性亲本可产生哪几种配子__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EeBb 灰体:黑体=9:7 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II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X 子二代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一致且雄性有两种表现型,或子二代中直刚毛与焦刚毛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 bXa、bY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的有关知识。据题意“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的纯合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和表中所示的表现型、基因型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定位相应性状所遵循的遗传定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根据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得知:甲果蝇的表现型是黑体,其基因型为eeBBGG;乙果蝇的表现型为黑体,其基因型为EEbbGG;丙果蝇的表现型为残翅,其基因型为EEBBgg。判断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方法是:对后代雌雄性状分别进行分析,雌雄中性状分离比相同的,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雌雄中性状分离比不相同的,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1)甲果蝇的基因型是eeBB,乙果蝇的基因型EEbb,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EeBb,表现型为灰体;因两对基因分别位于III和II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F1雌雄交配,即EeBb×EeBb→9E_B_(灰体):3E_bb(黑体):3eeB_(黑体):1eebb(黑体),即灰体:黑体=9:7; (2)根据题干表格中的信息,B、b和G、g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乙果蝇的基因型为bbGG,丙果蝇的基因型为BBgg,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Gg,所以F1的表现型是灰体长翅;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有:bbGG(黑长):BbGg(灰长):BBgg(黑残)=1:2:1,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Ⅱ号染色体上,F 1只产生bG和Bg两种配子,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3)分析子二代的表现型的比例: ①、子二代雄果蝇和雌果蝇中直刚毛:焦刚毛的比例: ♂:直刚毛:焦刚毛=(3+1):(3+1)=1:1; ♀:直刚毛:焦刚毛=8:0=1:0; 两者的分离比不相同,说明子二代中直刚毛与焦刚毛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A、a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后代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说明直刚毛性状为显性性状,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后代雄果蝇直刚毛:焦刚毛=1:1,说明亲代雌果蝇是杂合子XAXa,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 ②、子二代雄果蝇和雌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 ♂:灰身:黑身=(3+3):(1+1)=3:1; ♀:灰身:黑身=6:2=3:1; 两者的分离比相同,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代的基因型为Bb×Bb,故子一代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因为bbXaY×BBXAXA→1BbXAXa:1BbXAY,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其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有bXa和bY。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左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甲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注:不考虑无氧呼吸)。请据图分析回答:

(1)左图中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___________过程。

(2)①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m1=n1=m4=n4时,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点。

(4)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值太低(填字母)。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____________>0(用字母回答)。

 

查看答案

已知某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5.6%,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8%和2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 54.4%和22.8%    B. 18.5%和31.6%

C. 22.8%和27.3%    D. 22.8%和31.6%

 

查看答案

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格里菲斯进行的实验

B. 该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

C. 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培养基上能长出R型菌落的是1

D. 第3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查看答案

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鸟嘌呤为300个,连续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鸟嘌呤的脱氧核苷酸93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A. 三次    B. 四次    C. 五次    D. 六次

 

查看答案

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部分结构示意图,G占全部碱基的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基因的组成元素是C、H、0、N、P

B. 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13:12

C. DNA分子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越耐高温

D. 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因而该基因具有多样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