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二所示。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A. B.
C. D.
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 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 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 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 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
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 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 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D.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a处受到刺激时,有3个电位计发生偏转
B.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向是B→C→D
C. 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为0
D. 兴奋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