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C 【解析】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后得F1基因型为DdRr,由图2结果可知F1与玉米丙杂交后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所以控制高矮的杂交组合为Dd×dd,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杂交组合为Rr×Rr,因此可推知玉米丙的基因型为ddRr。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查看答案

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而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从理论上计算,基因型AaBb的夫妇所生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 9/16    B. 1/16    C. 3/16    D. 1/16

 

查看答案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查看答案

现有一种无尾的观赏猫,育种工作者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雌雄无尾猫交配得F1,再从F1中选择雌雄无尾猫继续交配得F2,一直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和2/3的无尾猫。由此作出推断,错误的是

A. 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

B. 有尾猫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C. 无尾猫中存在着纯合子

D. 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有尾与无尾之比为1∶1

 

查看答案

从甲小桶(代表雌性生殖器官)和乙小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抓取小球50~100次(桶内小球为D、d,代表配子),统计小球组合DD∶Dd∶dd之间的数量之比约为

A. 3∶1∶3    B. 1∶1∶1

C. 1∶2∶1    D. 2∶1∶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