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为某淡水湖中能量金字塔的示意图,图2为某种杂食性鱼的死亡率与出生率差值与时间...

图1为某淡水湖中能量金字塔的示意图,图2为某种杂食性鱼的死亡率与出生率差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淡水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1中所列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食性鱼是指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由此判断杂食性鱼在能量金字塔中至少对应的两个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用图1中文字代表)。杂食性鱼与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3)在图2所表示的时间段内,种群密度最大时的时间点是_________点。

(4)一般来说甲、乙、丙、丁的生物种类越多,则食物网就越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________

(5)要想对该淡水湖中生物多样性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乙、丙 捕食、竞争 a 复杂 高(或强)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丁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丙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乙是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甲是三级消费者,处于第四营养级。图2中a、c点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为0,即种杂食性鱼种群增长率为0;ac之间,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应该在减少。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图1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2)杂食性鱼是指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食的鱼,则其在食物网中可以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一营养级,对应图1中的乙、丙。杂食性鱼可以捕食浮游动物,还可以与浮游动物竞争浮游植物。 (3)据图分析可知,图2中,a点以后杂食性鱼种群的出生率一直小于或等于死亡率,即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直至不变,因此a点时种群密度最大。 (4)一般来说,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则食物网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损伤,患者出现咳嗽、流涕及发热等症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呼吸道黏膜可以阻挡绝大多数病原体的侵袭,它所发挥的防御作用叫做____________免疫。

(2)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的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集团,从而_________________

(3)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4)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片断。试提出这种病毒产生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为恩格尔曼做的第二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光照强度对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图甲中不同波长光得到的实验结果,冬季温室大棚中最好补充________色的光达到的光合作用效果更好。

(3)冬季的一个晴天上午7点时,大棚内气体变化情况对应图乙的B点。如果将该温室大棚的无色薄膜换为蓝紫色薄膜,则对应的B点会_________________移。

(4)如果让你设计实验来探究光照强度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影响,并绘制出图乙类似的曲线图。你认为光照强度属于_________,可通过调节___________间的距离来控制。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重要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改良土壤、绿化海滩、改善海滩生态环境,我国在1980年从美国东海岸引入互花米草,几年后互花米草出现疯长现象,在沿海地带大面积逸生,对沿海树林造成重大威胁,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互花米草的引入降低了当地生物多样性

B. 因环境适宜,互花米草一段时间大致呈“J”型增长

C. 引入互花米草不会改变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互花米草会参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

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下列有关种内斗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种内斗争会导致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发生共同进化

B. 种内斗争将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一定方向发生改变

C. 研究种内斗争对个体数量的影响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D. 种内斗争引起优胜劣汰,最终必然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的运输,对某植株的茎段的韧皮部进行环切,并在环切后的木质部外包裹蜡纸,在蜡纸外再包裹切下的树皮。分别在不同的部位提供14C02和KH232PO4,—段时间后检测各段的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韧皮部切断

放射性

每分钟14C计数/100mg树皮

每分钟32P计数/100mg树皮

SA

44800

136

S1

3480

113

S2

3030

116

SB

2380

115

 

 

A. 植物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部位在韧皮部

B. 植物无机盐运输的主要部位在韧皮部

C. 该实验可用KH14C03代替KH232P04

D. 实验说明植物激素不影响有机物的运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