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良土壤、绿化海滩、改善海滩生态环境,我国在1980年从美国东海岸引入互花米草,几年后互花米草出现疯长现象,在沿海地带大面积逸生,对沿海树林造成重大威胁,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互花米草的引入降低了当地生物多样性
B. 因环境适宜,互花米草一段时间大致呈“J”型增长
C. 引入互花米草不会改变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互花米草会参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下列有关种内斗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种内斗争会导致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发生共同进化
B. 种内斗争将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一定方向发生改变
C. 研究种内斗争对个体数量的影响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D. 种内斗争引起优胜劣汰,最终必然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的运输,对某植株的茎段的韧皮部进行环切,并在环切后的木质部外包裹蜡纸,在蜡纸外再包裹切下的树皮。分别在不同的部位提供14C02和KH232PO4,—段时间后检测各段的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韧皮部切断 | 放射性 | |
每分钟14C计数/100mg树皮 | 每分钟32P计数/100mg树皮 | |
SA | 44800 | 136 |
S1 | 3480 | 113 |
S2 | 3030 | 116 |
SB | 2380 | 115 |
A. 植物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部位在韧皮部
B. 植物无机盐运输的主要部位在韧皮部
C. 该实验可用KH14C03代替KH232P04
D. 实验说明植物激素不影响有机物的运输
有关生物的变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能发生基因重组
B. 染色体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C. 基因重组能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
D. 病毒和细菌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都是基因突变
研究表明线粒体上的PT孔和细胞凋亡直接相关,促凋亡因素能通过诱导线粒体上PT孔的开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丧失,促使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进入细胞质基质中,诱导凋亡基因的表达,促使细胞凋亡,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粒体上的PT孔是某些离子进出线粒体的通道
B. 癌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的原因是没有凋亡基因
C. 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凋亡过程和线粒体无关
D. 烧伤的皮肤细胞也是通过诱导形成PT孔使细胞死亡
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都只有C02和H20
B. ATP、腺苷和磷脂分子都含有元素C、H、0、N、P
C. 糖原和淀粉的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
D. 细胞内所有的核酸分子都与生物的遗传变异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