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表示某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图2是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

图1表示某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图2是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从图2中可以看出,除了光照强度外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当图2的乙图中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突然降至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则图1中的物质A在短时间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如果将某植物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栽种,________将合成不足,会直接影响图1中的物质____(填“A”、“B”、“C”)的生成。

(3)使用农家肥或合理控制作物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请结合图2中的甲图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30℃是某作物的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则该植株在30℃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生长最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CO2浓度 减少 叶绿素 C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2的浓度会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使用农家肥和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可以增加CO2的浓度 不一定 植物生长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大小有关,从图2乙中不能确定30℃时净光合速率最大 【解析】试题分析:图1表示某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其中a为CO2固定过程,物质A为五碳化合物,B为三碳化合物;b为C3的还原过程,物质C为[H];从图2中横坐标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另外从甲图中的两条曲线的差异可以看出,CO2浓度也影响光合速率,从乙图中的两条曲线的差异可以看出,温度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影响光合速率除光照强度外,还有CO2浓度和温度。物质A为五碳化合物(C5),当光照强度突然由d降低至c时,则[H]供应减少,进而C3的还原减慢,但CO2会继续和C5反应生成C3,所以C5的量会减少。 (2)叶绿素合成需要镁元素,所以缺乏了镁元素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在光反应过程中能吸收并转换光能,直接影响图1中ATP和物质C([H])的生成。 (3)从图2中的甲图可以看出,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CO2浓度不同引起的,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2的浓度可以提高光合速率。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CO2被植株所利用,合理密植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增加农田中的CO2浓度。 (4)图2中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而植物的生长速率取决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虽然30℃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但不知此温度下呼吸速率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净光合速率是否是最大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规模较大的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A40%,Aa40%,有50%a基因的雄配子致死,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

A. 1/5    B. 1/10    C. 1/16    D. 1/20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C. 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查看答案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适宜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②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用过氧化氢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作为提取液

⑤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

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查看答案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如图表示人体生物钟的部分机理,他们发现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与昼夜节律惊人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er基因控制人体昼夜节律,其只存在与人体下丘脑SCN细胞中

B. ①过程产物运出细胞核与per蛋白运入细胞核体现核孔可自由运输大分子

C. 过程③中per蛋白抑制细胞核中per基因表达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D. 研究成果表明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与基因调控有关而与环境无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