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玉米的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子粒及花粉中含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黑色;...

玉米的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子粒及花粉中含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子粒及花粉中含支链淀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要验证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采用的用时较短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写出思路即可)。

(2)若要探究非糯性与糯性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

 

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则可证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若F1全为糯性,则糯性为显性;若F1全为非糯性,则非糯性为显性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要在短时间内验证该定律,最好是选择能直接观察杂合子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1,而不是通过交配后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种类即比例进行判断。要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若亲本是一对纯合相对性状,则选择杂交(正反交)方法,观察子一代所表现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若确定亲本中存在杂合子,则选择自交,若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自交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结合题意,要在短时间内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要得到杂合子,需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糯性玉米杂交,F1的体细胞中有非糯性和糯性一对等位基因,F1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数量相等的配子,含有非糯性基因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含糯性基因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因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则可证明控制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结合题前的分析,要探究非糯性与糯性的显隐性关系,可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糯性玉米杂交,收获统计子一代玉米种子的表现型,若全部为非糯性的种子,这说明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性状;反之,若子一代种子全为糯性,则糯性为显性性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科学史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成功的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B. 用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处理R型活细菌,只有少数R型菌转化为S型菌

C. 仅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就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草场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B.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不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

C. 过度放牧会导致群落结构改变,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演替

 

查看答案

关于内环境稳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产生渴觉

B. 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C. 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等

D. 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总是平衡的

 

查看答案

某种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其叶形由1对等位基因(椭圆形叶D、掌形叶d)控制。现以基因为Dd的椭圆形叶植株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观察,发现第2代、第3代、第4代中椭圆形叶和掌形叶植株的比例均为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椭圆形叶植株产生含有D的雄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的比例是1:1

B. 掌形叶植株可能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

C. 第3代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50%

D. 该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

对某细胞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该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

A. CO2+H2O(CH2O)+O2

B. 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C.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 ADP+Pi+能量ATP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