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mm。浓度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

 

调节 氧气 均匀 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重复实验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2:A溶液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组,实验一中,A溶液浓度在0~1mg/L时,随着A溶液浓度的升高,切段的平均长度逐渐增大;A溶液浓度在1~10mg/L时,随着A溶液浓度的升高,切段的平均长度逐渐减小;实验二结果与实验一类似,只有A溶液浓度为0.1mg/L时,实验所得数据偏差较大,但也要如实记录。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 (2)震荡培养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的量,还能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混合均匀。 (3)对照试验的溶液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所以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生长素类似物A应该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可以减少切段自身产生的内源生长素对实验的影响。 (4)据图2,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浓度为0的即为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7mm;与7mm比较,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试验得到的数据要如实填写,误差大的还应该重复试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果蝇的身色有黄身、黑身两种表现型,眼色中有红色、粉红色、白色三种表现型,现做如下实验:

(1)若决定黄身、黑身的基因既不知道显隐性又不知道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不在同源区段),假设只有两只表现型不同的纯合亲本(XAY、XaY也为纯合子)。

Ⅰ.请选择亲本在一代或两代杂交做出判断。

第一步:让这两只果蝇杂交,统计F1果蝇雌雄。

F1代果蝇雌雄各一种表现型,则子代雌蝇表现的为__________性状,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F1代果蝇雌雄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性状就为_________性状。

第二步:让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

F2代雌果蝇只有一种表现型,雄果蝇有两种表现型,则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F2代雌雄果蝇均两种表现型,则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Ⅱ.若已知黄身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有人继做如下实验让纯合黄身雌蝇和黑身雄蝇杂交,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代雌雄果蝇代相互交配得F3,则F3代中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

(2)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和D、d)控制,其中D、d仅位于X染色体上。B和D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D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代雌果蝇能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使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D、d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针,与F2代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D、d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确定细胞中D、d基因的数目,可判断果蝇的雌雄,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__个荧光点,则该果蝇是雌性;若观察到_________个荧光点,则该果蝇为雄性。

 

查看答案

自然界的蒲公英有两种类型:一种蒲公英叶片大、多数是全缘(叶边缘完整);另一种蒲公英叶片小、叶缘缺刻大、呈锯齿状。蒲公英叶片的大小和形状会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叶大全缘的蒲公英其光合能力较强,但易倒伏;叶小缺刻的蒲公英虽光合作用弱但可抗倒伏。

(1)某校生物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在野外选取一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将其根刨出来,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的两段,这两段的基因型____________(不同、部分相同、相同)。把这两段根放在潮湿沙土中催芽后,移栽到装有沃土的花盆甲、乙中,甲盆放在向阳无风处,乙盆放在蔽阴有风处,请预测甲盆叶形是______________

(2)将其中一种蒲公英放入图装置,

 

探究其光合作用速率。当装置中CO2浓度降低时,碳酸氢钠溶液可分解补充,但装置中CO2浓度升高时,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将该装置放在20℃、一定光照的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mL/h。

②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低,原因是________

③某同学想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他重新设计了A、B两个相同的装置。其中A装置实验时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只增强了光照强度,重复上述实验,结果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而B实验装置只提升温度至30℃,重复上述实验,发现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通过这两个实验说明原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

④若想知道该植株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则还需测定出该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不考虑无氧呼吸)。若仍用该装置来进行操作,则需作哪两方面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小岛上的部分昆虫原种,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演化成昆虫新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昆虫原种发生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

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昆虫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C. 隔离是昆虫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昆虫原种和昆虫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查看答案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为

A. a=b+c    B. a>b+c

C. a<b2c    D. c=a+b

 

查看答案

当人由25℃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并停留一段时间,该过程中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反应与变化,这些反应与变化不包括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强

B. 寒冷刺激导致某些温度感受器兴奋

C. 皮肤血管收缩,机体粍氧量增大而散热量减少

D.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发生改变并存在反馈调节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