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果蝇的身色有黄身、黑身两种表现型,眼色中有红色、粉红色、白色三种表现型,现做如下实验:
(1)若决定黄身、黑身的基因既不知道显隐性又不知道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不在同源区段),假设只有两只表现型不同的纯合亲本(XAY、XaY也为纯合子)。
Ⅰ.请选择亲本在一代或两代杂交做出判断。
第一步:让这两只果蝇杂交,统计F1果蝇雌雄。
①若F1代果蝇雌雄各一种表现型,则子代雌蝇表现的为__________性状,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若F1代果蝇雌雄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性状就为_________性状。
第二步:让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
③若F2代雌果蝇只有一种表现型,雄果蝇有两种表现型,则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④若F2代雌雄果蝇均两种表现型,则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Ⅱ.若已知黄身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有人继做如下实验让纯合黄身雌蝇和黑身雄蝇杂交,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代雌雄果蝇代相互交配得F3,则F3代中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
(2)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和D、d)控制,其中D、d仅位于X染色体上。B和D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D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代雌果蝇能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使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D、d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针,与F2代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D、d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确定细胞中D、d基因的数目,可判断果蝇的雌雄,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__个荧光点,则该果蝇是雌性;若观察到_________个荧光点,则该果蝇为雄性。
自然界的蒲公英有两种类型:一种蒲公英叶片大、多数是全缘(叶边缘完整);另一种蒲公英叶片小、叶缘缺刻大、呈锯齿状。蒲公英叶片的大小和形状会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叶大全缘的蒲公英其光合能力较强,但易倒伏;叶小缺刻的蒲公英虽光合作用弱但可抗倒伏。
(1)某校生物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在野外选取一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将其根刨出来,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的两段,这两段的基因型____________(不同、部分相同、相同)。把这两段根放在潮湿沙土中催芽后,移栽到装有沃土的花盆甲、乙中,甲盆放在向阳无风处,乙盆放在蔽阴有风处,请预测甲盆叶形是______________。
(2)将其中一种蒲公英放入图装置,
探究其光合作用速率。当装置中CO2浓度降低时,碳酸氢钠溶液可分解补充,但装置中CO2浓度升高时,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将该装置放在20℃、一定光照的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mL/h。
②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低,原因是________。
③某同学想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他重新设计了A、B两个相同的装置。其中A装置实验时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只增强了光照强度,重复上述实验,结果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而B实验装置只提升温度至30℃,重复上述实验,发现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通过这两个实验说明原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
④若想知道该植株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则还需测定出该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不考虑无氧呼吸)。若仍用该装置来进行操作,则需作哪两方面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
某小岛上的部分昆虫原种,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演化成昆虫新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昆虫原种发生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
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昆虫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C. 隔离是昆虫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昆虫原种和昆虫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为
A. a=b+c B. a>b+c
C. a<b2c D. c=a+b
当人由25℃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并停留一段时间,该过程中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反应与变化,这些反应与变化不包括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强
B. 寒冷刺激导致某些温度感受器兴奋
C. 皮肤血管收缩,机体粍氧量增大而散热量减少
D.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发生改变并存在反馈调节过程
实验时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用针刺激后肢趾部,可观察到后肢的收缩活动。该活动的感受器及神经中枢位于
A. 趾部神经相连的肌肉 脑
B. 趾部的皮肤 脑
C. 趾部神经相连的肌肉 脊髓
D. 趾部的皮肤 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