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代表染色体 B. Ⅲ阶段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C. Ⅱ阶段细胞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D. Ⅰ、Ⅳ阶段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含水量为80%的土壤为对照(CK),测得耐旱能力较强的大丽花中度缺水(MD)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如图所示(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非气孔因素主要影响Pn﹣MD的时间段是第12~15天
B. 第3~6天Pn﹣MD的限制因素为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类囊体膜受损
C. 第6~12天Pn﹣MD的限制因素为还原三碳酸的酶空间结构改变
D. 第3~15天内中度缺水生长的大丽花叶片,光合作用放出O2速率上升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形状相似大小有差异,都与细胞内能量转化有关
B.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而观察叶绿体一般不用染色
D.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
图示某生物细胞核的结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质网膜和核膜直接相连
B. 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
C. 核孔具有选择性,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一种细胞器
某种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有关叙述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C. 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可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D. 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间的所有结构构成了原生质层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时应分别加入
B.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该实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 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出现在细胞核中,说明R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