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就说明该小...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就说明该小鼠发生了进化

B. 人类猫叫综合征与21三体综合征的机理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是无子西瓜

 

C 【解析】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不能说明该小鼠肯定发生了进化,A错误;人类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仍然是四倍体西瓜,而其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西瓜是三倍体西瓜,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双缩脲试剂A液、B液与斐林试剂甲液、乙液组成成分相同,但浓度和使用方法不相同

B. 在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液作为吸光度测定实验时,所设置的对照组应用蒸馏水作为对照溶液

C. 洋葱鳞片叶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D. 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线粒体的内外膜、高尔基体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人体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C. 有氧呼吸过程中出现的[H]和光合作用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D.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查看答案

一些哺乳动物在入冬前要大量进食,这些食物可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物质,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可推测包裹脂滴的是外被蛋白和_________单分子层。

(2)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得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因此,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_________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3)科研人员对冬眠动物在寒冷环境中棕色脂肪组织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上述结果分析,寒冷环境诱导棕色脂肪细胞数量_______,动物由冬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升高,_________量迅速增加,使体温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4)机体内,棕色脂肪细胞间含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交感神经兴奋后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提高代谢率。科研人员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随寒冷刺激的持续时间延长,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寒冷刺激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机体产热显著强于寒冷刺激前,请你提出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DNA序列D能在基因A表达的转移酶作用下,从序列D所在染色体的某个位置转移到其他位置,或随机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这一原理来构建稳定遗传的大豆突变体库。

(1)科研人员分别将序列D和基因A作为____________,插入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T-DNA上,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筛选得到转D植株和转A植株。

(2)将得到的转D植株或转A植株自交,若某植株所结种子中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占_________,则判断该植株为T-DNA单拷贝插入。继续种植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种子,长成植株后进行自交,若某植株所结种子_________,可获得纯合的转D植株或转A植株。

(3)科研人员将纯合的转D植株与转A植株杂交,并根据转入两种植株中的DNA序列的差异,用PCR方法确定杂交是否成功,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F1植株编号为______的杂交组是杂交成功的,分析其他杂交组杂交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

(4)对杂交成功的所有F1植株进行序列D检测,发现其位置均没有发生转移,推测序列D的转移只发生在_________(填“体细胞”或“配子”)中,按照这种推测,如果让杂交成功的F1植株自交,理论上F2植株中序列D发生了位置转移的最多可占_________

(5)序列D随机转移会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可以在F2植株中筛选得到多种突变体。让F2植株自交,应在F3中筛选出序列D和基因A为_________的植株用作构建突变体库,原因是这种植株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_________宿主细胞。

(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请阐述b组和c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b组:排除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组:_________的参照。

②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度_________,可得出_________的结论。

(3)科研人员假设:人感染过登革热病毒后,体内存留的登革热病毒抗体与寨卡病毒结合,结合了病毒的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结合,从而帮助寨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即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简称ADE)。为验证该假设,有人利用下列备选材料设计了实验方案。

备选材料:正常人血清,登革热康复者血清,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细胞系U(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低),细胞系W(不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高)。

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实验组

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W的培养体系中

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系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

对照组

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细胞系U的培养体系中

 

①请指出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改进本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