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教材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恩格尔曼探究叶绿体的功能的实验...

下列有关教材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恩格尔曼探究叶绿体的功能的实验中,放有水绵的临时装片需放在黑暗、有空气的环境中

B. 可用哺乳动物的睾丸为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相同

D.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盐酸的作用之一是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A 【解析】在恩格尔曼探究叶绿体的功能的实验中,放有水绵的临时装片需放在黑暗、有空气和极细的光束照射的环境中,A错误;可用哺乳动物的睾丸中的精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B正确;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升高;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C正确;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的动态变化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B. 神经元细胞膜突起形成轴突的作用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面积

C.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

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查看答案

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在《本草纲目拾遗》史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请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制作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主要是____,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

(2)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___________(按物理性质)培养基,接种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酒的含量—般控制在___________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

(3)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其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危害人类健康的,也有有益人类健康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发酵技术是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实现的,例如,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应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在微生物计数方法中:

①若不需要区分死菌和活菌,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每个计数室中有400个小方格,每个计数室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lmL=l000mm3),若对酵母菌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____个。

②若只对活菌计数,则常用的活菌计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原则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__的平板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上述①的计数数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处的计数数量,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活菌在培养过程中死亡,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若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样品中的某种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需进行_________灭菌。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A. =    B. >

C. <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如图甲表示某环境的条件变化情况,乙、丙表示该环境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丙两种动物是捕食关系

B. t1t2乙、丙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C. t0t4的不同时间段内,乙种群的K值保持不变

D. t3t4乙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环境条件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