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
实验材料、用具:S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器等。
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②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S型菌落
(1)艾弗里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①②③中表达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③④组实验可知,S型细菌的DNA或基因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
(4)有人认为,上述四组实验并不能说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和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______型细菌转化成_______型细菌。
(3)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_______性的_______型细菌。
(4)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细菌”实验中,科学家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其作用是
A. 研究DNA的结构
B. 研究蛋白质的结构
C. 研究T2噬菌体的结构
D. 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 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 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充分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 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 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 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不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 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为: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有两次培养T2噬菌体的过程,可以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 噬菌体侵染的是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为保证侵染的效果可延长保温的时间
C. 离心的目的是让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
D. 用32P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