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随机取样、系列梯度...

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随机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如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和分离尿素分解菌,培养基中需要添加____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除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外,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尿素分解菌能产生脲酶,把尿素分解成____________

(2)在上述系列梯度稀释时,吸取前一试管(或锥形瓶)中lmL菌液到后一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_____,该工具在使用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灭菌。

(3)实验结果:3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60、601、24,4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7、59、61,5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8、15、28。该10克土壤样品中含有尿素分解菌的估算数目是____________。通过该方法计算出来的数值往往比实际值低,原因是____________。在进行实验时,除了涂布的三个平板外,还需要至少准备一个空白培养培养基做对照,目的是____________

 

尿素 琼脂 C02和NH3 移液管 干热 5.9×108 可能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活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 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尿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过程的稀释与计数,以及所用的培养基,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考生要明确图中5支试管为梯度稀释,最后经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进行计数,然后再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即可分析作答。 (1)为了筛选和分离尿素分解菌,培养基中需要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细菌时需要将细菌接种到琼脂固体培养基上,所以除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外,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琼脂作凝固剂;尿素分解菌能产生脲酶,把尿素分解成C02和NH3。 (2)在上述系列梯度稀释时,吸取前一试管(或锥形瓶)中lmL菌液到后一试管的工具是移液管,移液管属于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所以移液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干热灭菌。 (3)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应选择4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进行计数。4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C=(57+59+61)÷3=59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V=0.1mL,4号试管的稀释倍数M=105,根据计算公式可知,每克样品中的菌种数=(C÷V)×M=(59÷0.1)×105=5.9×107,则该10克土壤样品中含有尿素分解菌的估算数目是5.9×107×10=5.9×108;该方法计数过程中,可能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活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所以计算出来的数值往往比实际值低;在进行实验时,除了涂布的三个平板外,还需要至少准备一个空白培养培养基做对照,目的是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稻—萍—鱼”生态系统,能有效防治稻田虫害。在该生态系统中,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生长。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信息所述的生物中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的是____________。水稻遭遇虫害时,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____________的功能。

(2)水稻花开的时候,站在田地中央,深吸一口气,阵阵稻香扑鼻而来,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心也顿时平静下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3)当该生态系统遭受到轻微虫害时,仍然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

(4)如果稻田因为某些原因被荒弃,第二年稻田里长出许多杂草,多年后出现了一些灌木和小树,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图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图乙表小粉红花突变体①、粉红花突变体②、粉红花突变体③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

(1)图甲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有关。

(3)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确定bb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设计实验如下。
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BbDd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结果:

Ⅰ.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①类型;

Ⅱ.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②类型;

Ⅲ.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③类型。

 

查看答案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2)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作用的发挥也同动物激素一样,需要受体。现有赤霉素突变矮生玉米品种,初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或赤霉素水平低),二是受体异常(不能与赤霉素结合发挥作用)。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该突变矮生玉米品种产生的原因属于上述哪一种。材料:突变矮生玉米幼苗若干株、赤霉素溶液、根据需要的其他用品自选。

(需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Ⅰ、Ⅱ两种植物CO2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Ⅰ、Ⅱ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不同。C点时,Ⅰ植物叶绿体吸收的CO2_____________μmol·m-2·s-1

(2)图乙中限制M点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在温室中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中N点条件下测得I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如图丙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个圆片,经酒精溶液脱色,清水漂洗、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a.叶圆片①和②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叶圆片②和③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和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和图2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

C. 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图2对应图4的a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