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稻—萍—鱼”生态系统,能有效防治稻田虫害。在该生态系统中,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

“稻—萍—鱼”生态系统,能有效防治稻田虫害。在该生态系统中,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生长。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信息所述的生物中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的是____________。水稻遭遇虫害时,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____________的功能。

(2)水稻花开的时候,站在田地中央,深吸一口气,阵阵稻香扑鼻而来,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心也顿时平静下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3)当该生态系统遭受到轻微虫害时,仍然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

(4)如果稻田因为某些原因被荒弃,第二年稻田里长出许多杂草,多年后出现了一些灌木和小树,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原因是____________

 

红萍和蓝藻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直接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次生 荒弃农田的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群落演替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可根据题意梳理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题中信息所述的生物中,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生长,说明红萍与蓝藻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水稻遭遇虫害时,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的功能。 (2)水稻花开的时候,站在田地中央,深吸一口气,阵阵稻香扑鼻而来,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心也顿时平静下来,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陶冶情操的美学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当该生态系统遭受到轻微虫害时,仍然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由于荒弃农田的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在荒弃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图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图乙表小粉红花突变体①、粉红花突变体②、粉红花突变体③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

(1)图甲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有关。

(3)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确定bb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设计实验如下。
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BbDd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结果:

Ⅰ.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①类型;

Ⅱ.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②类型;

Ⅲ.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③类型。

 

查看答案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2)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作用的发挥也同动物激素一样,需要受体。现有赤霉素突变矮生玉米品种,初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或赤霉素水平低),二是受体异常(不能与赤霉素结合发挥作用)。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该突变矮生玉米品种产生的原因属于上述哪一种。材料:突变矮生玉米幼苗若干株、赤霉素溶液、根据需要的其他用品自选。

(需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Ⅰ、Ⅱ两种植物CO2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Ⅰ、Ⅱ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不同。C点时,Ⅰ植物叶绿体吸收的CO2_____________μmol·m-2·s-1

(2)图乙中限制M点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在温室中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中N点条件下测得I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如图丙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个圆片,经酒精溶液脱色,清水漂洗、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a.叶圆片①和②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叶圆片②和③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和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和图2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

C. 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图2对应图4的a时期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同学建立的一个“模型”(图中甲、乙、丙表示相关的物质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模型”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则丙表示唾液腺细胞

B. 若该“模型”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乙为垂体,则甲表示的器官是下丘脑

C. 若该“模型”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丙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D. 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丙为浆细胞,则淋巴因子可提高其对抗原的识别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