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发现,...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图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图乙表小粉红花突变体①、粉红花突变体②、粉红花突变体③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

(1)图甲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有关。

(3)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约有1/4不能发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确定bb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种突变体,设计实验如下。
假设:图乙所示的染色体上不携带BbDd基因,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测结果:

Ⅰ.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①类型;

Ⅱ.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②类型;

Ⅲ.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③类型。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R与r基因的数量 R或r基因是受精卵发育所必需的 红:粉红:白为1:1:2 红:粉红:白为1:2:3 红:白为1:1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以及解答遗传类实验探究题的能力。考生要能从题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比如根据图甲和题干信息推知各种花色对应的基因型;根据图乙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能写出三种突变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然后再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由图甲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间接途径。 (2)已知当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数时,R基因的表达会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突变体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2个r基因、1个R基因,三者的花色相同,说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R与r基因的数量有关。 (3)由于基因型为bbDDr和bbDDR的突变体产生的配子均有1/2不含R和r基因,二者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有1/4不含R和r基因,而且恰好有1/4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所以可推测R或r基因是受精卵发育所必需的。 (4)由于bbDdRrr植株中多了一个r基因,又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因此用bbDdRrr植株与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可用逆推法预测结果: Ⅰ.若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①类型,该突变体产生的配子为bDRO∶bDrr∶bDRr∶bDrO∶bdRO∶bdrr∶bdRr∶bdrO=1∶1∶1∶1∶1∶1∶1∶1,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是bDr,二者杂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RrO(红)∶bbDDrrr(白)∶bbDDRrr(粉红)∶bbDDrrO(白)∶bbDdRrO(红)∶bbDdrrr(白)∶bbDdRrr(粉红)∶bbDdrrO(白)=1∶1∶1∶1∶1∶1∶1∶1,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红∶白=1∶1∶2。 Ⅱ.若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②类型,该突变体产生的配子为bDRr∶bDr∶bDR∶bDrr∶bdRr∶bdr∶bdR∶bdrr=2∶2∶1∶1∶2∶2∶1∶1,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是bDr,二者杂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Rrr(粉红)∶bbDDrr(白)∶bbDDRr(红)∶bbDDrrr(白)∶bbDdRrr(粉红)∶bbDdrr(白)∶bbDdRr(红)∶bbDdrrr(白)=2∶2∶1∶1∶2∶2∶1∶1,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红∶白=1∶2∶3。 Ⅲ.若该突变体植株属于突变体③类型,该突变体产生的配子为bDR∶bDrr∶bdR∶bdrr=1∶1∶1∶1,基因型为bbDDrr的植株产生的配子是bDr,二者杂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Rr(红)∶bbDDrrr(白)∶bbDdRr(红)∶bbDdrrr(白)=1∶1∶1∶1,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白=1∶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2)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天气之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作用的发挥也同动物激素一样,需要受体。现有赤霉素突变矮生玉米品种,初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或赤霉素水平低),二是受体异常(不能与赤霉素结合发挥作用)。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该突变矮生玉米品种产生的原因属于上述哪一种。材料:突变矮生玉米幼苗若干株、赤霉素溶液、根据需要的其他用品自选。

(需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Ⅰ、Ⅱ两种植物CO2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Ⅰ、Ⅱ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不同。C点时,Ⅰ植物叶绿体吸收的CO2_____________μmol·m-2·s-1

(2)图乙中限制M点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在温室中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中N点条件下测得I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如图丙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个圆片,经酒精溶液脱色,清水漂洗、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a.叶圆片①和②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叶圆片②和③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和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和图2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

C. 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图2对应图4的a时期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同学建立的一个“模型”(图中甲、乙、丙表示相关的物质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模型”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则丙表示唾液腺细胞

B. 若该“模型”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乙为垂体,则甲表示的器官是下丘脑

C. 若该“模型”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丙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D. 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丙为浆细胞,则淋巴因子可提高其对抗原的识别能力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B. 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相同的肽链

C. per基因只存在在下丘脑SCN细胞

D. 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