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Ⅰ、Ⅱ两种植物CO2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Ⅰ、Ⅱ两种植物CO2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Ⅰ、Ⅱ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不同。C点时,Ⅰ植物叶绿体吸收的CO2_____________μmol·m-2·s-1

(2)图乙中限制M点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在温室中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中N点条件下测得I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如图丙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个圆片,经酒精溶液脱色,清水漂洗、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a.叶圆片①和②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叶圆片②和③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强度 8 C02浓度 提供C02和无机盐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以及实验分析能力,综合性较强,特别是曲线绘图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多进行相关知识的综合训练。考生可从题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结合题意梳理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甲图表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Ⅰ、Ⅱ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同,表明二者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光照强度不同;据图甲可知,C点时,Ⅰ植物叶绿体吸收的CO2=Ⅰ植物CO2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Ⅰ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呼吸速率=5+3=8μmol·m-2·s-1。 (2)图乙中M点时增大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表明此时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并生成C02供植物利用。因此在温室中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其原因是能为作物提供C02和无机盐。 (3)据图乙可知,N点处于饱和CO2浓度和20℃条件下。在饱和CO2浓度下,温度不变,呼吸速率不变(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A点不移动,由于光合速率增大,B点左移、C点右上移。I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详见答案。 (4)a. 图丙中①处与②处的区别是有无光照,②处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遇碘变成蓝色,故叶圆片①和②对比,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 图丙中②处与③处的区别是有无叶绿体,③处没有叶绿体,实验的结果是a处没有变蓝,故叶圆片②和③对比,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和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和图2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图2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

C. 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图2对应图4的a时期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同学建立的一个“模型”(图中甲、乙、丙表示相关的物质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模型”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则丙表示唾液腺细胞

B. 若该“模型”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乙为垂体,则甲表示的器官是下丘脑

C. 若该“模型”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丙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D. 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丙为浆细胞,则淋巴因子可提高其对抗原的识别能力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B. 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相同的肽链

C. per基因只存在在下丘脑SCN细胞

D. 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他曾经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突变的基因是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B. 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C.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中核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D.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在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检测到人体成熟红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02

C. 用淀粉溶液、蔗糖溶液和淀粉酶溶液为实验材料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检测

D.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根尖先用卡诺氏液固定,再用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冲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