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

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两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C. 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2和0

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解题要点是对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原理、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 A.噬菌体是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A错误; B.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最可能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将细菌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分布于上清液中,B错误; C.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两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占2/22,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为0,C正确;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知识易错点:1.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成熟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B. 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会被化疗药物杀死

C.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D. 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

 

查看答案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以是根尖成熟区的细胞

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 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D.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中的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分子

B. 光能自养型生物的体细胞中可以不含有叶绿体

C. 需氧生物的体细胞中可以不含线粒体

D. 细菌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无丝分裂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家畜卵子发生和成熟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示的时期或细胞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______________前后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过程中完成的。

 

查看答案

目前全世界生物技术药物中,使用生物工程生产的已超过80%,如蛋白质、单克隆抗体、疫苗等,动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2)细胞培养时还需气体环境,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融合、筛选出杂交细胞后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

(4)应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