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所示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①产生,...

下图所示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①产生,过程②消耗,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

B. 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C. 过程①消耗C02释放02,过程③消耗02释放C02

D. 若叶肉细胞内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必然增加

 

A 【解析】A.由题图可知,过程①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H]用于过程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③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③既产生也消耗[H],A正确; B.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③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 C.过程①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分解H2O释放O2,过程②消耗CO2;过程③消耗02释放C02,C错误; D.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某一个细胞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题关键是对图示内容的解读:图①为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同时产生O2和[H],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ATP和[H]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供氢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B. 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

C. 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

D.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

 

查看答案

用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可以

A. 比较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

B. 诊断21三体综合征

C. 探究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外界条件

D. 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基因转入番茄幼叶细胞中,获得能产生乙肝疫苗的番茄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HBsAg基因时,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的单链与引物互补序列结合,在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设计的引物含有ClaⅠ酶切位点和SacⅠ酶切位点,用作载体的DNA分子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ClaⅠ酶切位点和SacⅠ酶切位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将HBsAg基因导入番茄幼叶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可以使目的基因插入到细胞中______________的DNA上。

(3)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该技术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电镜对番茄果实提取物进行观察,发现了HBsAg颗粒,说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_________。用获得的转基因番茄果实饲喂小鼠,如果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_____________,说明转基因植物疫苗可口服。

 

查看答案

鲜牛奶容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该菌高度耐盐,可引起人类肺炎等疾病。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下图为检测鲜牛奶是否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操作流程,请据图回答:

(1)鲜牛奶经乳酸杆菌发酵可制成酸奶,在酸奶发酵过程中需控制的气体条件是________

(2)用7.5% NaCl肉汤培养基培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经多次规范操作、重复实验,血平板上均出现_________的菌落,初步证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从功能上分类,血平板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3)在3个血平板上各接种稀释倍数为103的菌液样品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8、46、54,则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________

(4)分离纯化微生物时,除了图中接种方法,还常用平板划线法。若要在五个区域划线,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次,最后一次灼烧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长翅和短翅受B/b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受D/d基因控制。研究者让一对长翅、灰身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杂交子代(F1)中长翅与短翅比例为2:1,灰身与黑身比例为3:1。假设在遗传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控制翅长短性状的基因位置进行分析,可统计上述杂交子代中的__________。若__________,说明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说明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若要说明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你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