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和培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可在涂布接种前,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l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该小组釆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灭菌,为了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一定要_________。示意图A和B中,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______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3)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筹。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的利用率。

 

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 3.8×108 灼烧 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B 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 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1)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通过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用来进行对照。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0=3.8×105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5×103=3.8×108.(2)接种环用灼烧法进行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图A是平板划线法,图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3)震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氧气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还能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点睛]:本题通过微生物培养考查灭菌的方法、微生物数量计算和培养条件,解题关键是识记题干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种昆虫的眼色有红色、朱砂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D-d控制,其中D-d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只要含D基因的个体均为红眼,含B基因但不含D基因的个体均为朱砂眼,其余情况均为白眼。该昆虫体内还有一对等位基因A-a,其中a基因纯合会导致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不育),但不会导致雄性个体性反转为雌性。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眼色与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红眼昆虫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红眼基因与色氨酸______有关。等位基因B-b—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昆虫群体中,红眼雌性个体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而这些红眼雌性个体中可确定其子代不会出现性反转现象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若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砂眼雄性个体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雌性=3:1,不育白眼雄性个体占1/32,则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

(3)要想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雌雄且子代雌雄个体各只有一种表现型,符合该条件的杂交组合有多种,请分别从这三对等位基因入手,分析这些杂交组合的特点:①至少有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成是AA;②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抗原分子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诱导效应T细胞破坏正常胰岛B细胞,最终引发一种糖尿病。

(1)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后形成__________。在这种新型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时,人体常会出现发热症状,是因为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该抗原引发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填一种免疫疾病)。这种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低,导致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量减少,以及葡萄糖在组织细胞内的_________过程减弱等现象发生,最终使血糖升高。

(3)患者由于血糖过高,导致滤过到肾小管中的葡萄糖过多,无法被全部重吸收回血液,而部分留到尿液中,并由此带走一定量的氷,使患者“多尿”,继而出现“多饮”的症状。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多饮”的机体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光照强度大于C点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光照强度大于D点时,两种植物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因是________

(2)图2中温度从25℃升到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图2中植物为图1中的 _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髙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

(1)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根据诱发突变率低和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实验结果。(提示: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随着生长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B. 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相对陆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

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D. 我国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