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下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 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 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D. 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D 【解析】A项错误;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它们共同组成生物群落,B项错误;不同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二、三、四等不同的营养级,C项错误;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D项正确。原核生物也可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真核生物也可以成为分解者,如蚯蚓、蜣螂等,它们含有线粒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B. 在一个食物网中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由一个营养级传给下一个营养级

C. 能量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特点

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相依相存,不可分割

 

查看答案

—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称为食物网。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比,该食物网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该食物网中具有6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鼬和高原鼠兔

C. 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只是鼬和高原鼠兔

D. 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高原鼠兔→鹰

 

查看答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

B.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描述的生态系统中淤泥中的藻类属于第一营养级

 

查看答案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A. ②⑥⑦    B. ②③⑥

C. ①⑤⑦    D. ②⑤

 

查看答案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是

A. 600g

B. 900g

C. 1600g

D. 5600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