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科学家的使用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A. 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B.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是指ATP中含有三个髙能磷酸键
B. 剧烈运动时细胞内的ATP含量将急剧减少
C.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D.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的自变量是1h后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
B. 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
C. pH为3时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
D.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淀粉酶的最适pH为7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 Na+ B. K+ C. 胰岛素 D. CO2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而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是指当细胞接收到诱导信号后,胞内的一些膜会把周围的细胞质吞进去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经消化后,一些可利用的物质被送回细胞质循环利用。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A. 细胞“自噬体”对细胞质成分的吞噬具有特异性
B. 当营养物质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明显加强
C.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噬作用来处理废弃的细胞器
D. 自噬机制发生缺陷,会导致细胞内废物和垃圾增多
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 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 该过程①的膜面积减少,②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D. 该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