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的自变量是1h后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
B. 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
C. pH为3时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
D.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淀粉酶的最适pH为7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 Na+ B. K+ C. 胰岛素 D. CO2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而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是指当细胞接收到诱导信号后,胞内的一些膜会把周围的细胞质吞进去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经消化后,一些可利用的物质被送回细胞质循环利用。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A. 细胞“自噬体”对细胞质成分的吞噬具有特异性
B. 当营养物质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明显加强
C.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噬作用来处理废弃的细胞器
D. 自噬机制发生缺陷,会导致细胞内废物和垃圾增多
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 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 该过程①的膜面积减少,②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D. 该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参与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的形成
B.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C. 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溶酶体中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由2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B. 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 ③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是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任意运输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