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

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

(2)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 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f、Y B细胞增殖、分化 体液 e k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同种生理状态相同未经相关抗原免疫的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④ 【解析】试题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1可知,a表示T细胞,b表示吞噬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效应T细胞,k表示记忆细胞,X表示抗原,Y表示抗体,f表示淋巴因子。 (1)图1过程为体液免疫,其中Y抗体(浆细胞分泌),f淋巴因子(T细胞分泌),两者是免疫活性物质。 (2)③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 (3)图2所示过程为细胞免疫,参与A→B过程的是e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4)图1中k记忆细胞可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一步产生大量的抗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实验设计时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共测了9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指标

1

(25℃)

2

(25℃)

3

(25℃)

4

(0℃)

5

(0℃)

6

(0℃)

7

(25℃)

8

(25℃)

9

(25℃)

A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1)小鼠由25℃环境到0℃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皮肤血流量,以_____(填“增加”或“减少”)散热量来应对寒冷环境。据表分析,指标_____(填“A”、“B”或“C”)代表皮肤血流量。

(2)据实验中第3~第5次的测量结果可以推断指标_____(填“A”或“B”)是TSH,原因是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小鼠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这说明小鼠产热中枢是在下丘脑的_____(填“前部”或“后部”)。

 

查看答案

科学家利用某种水生真核绿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将该种绿藻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高CO2浓度(5000μL CO2· L-1)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360μL CO L-1 )下,其它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培养9-10天后,再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定两组绿藻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强为100 μmolm-2-s1 时,两组都有气泡产生,甲、乙两组气泡中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其中甲组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证明,甲组光合速率始终明显低于乙组,从光合作用的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细胞自噬是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部分过程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衰老的线粒体可在自噬体内被降解,该过程利用了溶酶体中的___________酶。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验证“自噬体中的酶来自于高尔基体”,则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若抑制肝癌发展期大鼠的细胞自噬,其肿瘤的体积和数量都比没有抑制细胞自噬的对照组小,说明在肝癌发展期,细胞自噬会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结合图中自噬过程,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

B. 若将图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下降

C. 其他条件不变,若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则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能会提高

D.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ATP合成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

 

查看答案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会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点时膜电位的维持,与K+从细胞膜②侧扩散到①侧有关

B. c点后,该刺激部位两侧的神经纤维上都能产生局部电流

C. 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主动转运到②侧

D. c—d过程中,该神经纤维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