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
B. 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并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C.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
D.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研究均利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的A不是腺嘌呤
B. 02进入红细胞伴随着ATP的水解
C. 暗反应中ATP用于固定C02和还原C3
D. 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沸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 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的间期,均进行DNA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B.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均有两个染色体组
C. 植物体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有全能性,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无全能性
D.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可发生基因突变
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
B. 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C. 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应为1∶1
D. 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