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O、B2、B1、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1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O、B1、B2、C)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
(4)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20 | 25 | 30 | 35 |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mg·h-1) | 1 | 1.8 | 3.2 | 3.7 | 3.5 | 3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 | 0.5 | 0.75 | 1 | 2.3 | 3 | 3.5 |
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h,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________mg。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依次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髙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减少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渗透压明显上升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
B. 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 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 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B.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 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 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 4.5% B. 6% C. 9% D.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