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只能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B. 研磨叶片后立即加人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
C. 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
D. 不同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色带顺序不同
根据作用效果,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如5-羟色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的合成都必须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B. 突触前膜会因为释放神经递质而减小膜面积
C. 突触后膜上没有能结合5-羟色胺的特异受体
D. 乙酰胆碱能够提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 B. 都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
C. 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D. 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为某种转基因抗病棉花培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PCR技术利用的基本原理是 ___。利用该技术扩增目标DNA片段(子链的延伸方向从5'→3'),应选择图巾的引物____(填字母)与模板DNA结合。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防止____和反向连接。
(3)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我国科学家将重组质粒导入棉花受体细胞所用的方法是____。
(4)重组细胞经过G、H过程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植株,此过程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___ 、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等育种过程。
(5)研究表明,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目的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 。
微生物培养技术在医疗、农业生产等方面均有应用。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____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除了提供以上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___、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绿脓杆菌进行分离计数,原理是_____________,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即可推测出样品活菌数;计数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需要在_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在接种前后都需要通过________法灭菌。
(4)将分别含等剂量不同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这说明绿脓杆菌对实验所用抗生素表现为_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
科研人员将某纯合的二倍体无叶舌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了一株有叶舌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个脱氧核苷酸对。已知控制无叶舌、有叶舌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类型分析,有叶舌性状的产生是__________(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2)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26株、无叶舌幼苗108株,分析结果可得出结论:
①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该有叶舌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这一结果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
(3)针对(2)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有叶舌植株和无叶舌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该变异能导致__________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
(4)研究人员从上表杂交后代中选择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现情况验证上述推断,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为父本,________________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