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率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种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层析结果(部分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溶剂移动距离 | 色素1移动距离 | 色素2移动距离 | 色素3移动距离| | 色素4移动距离 |
实验组1 | 7.8 |
|
| 1.9 |
|
实验组2 | 8.2 |
|
| 1.5 |
|
实验组3 | 8.0 |
|
| 1.4 |
|
平均移动距离 | 8.0 | 7.6 |
|
| 0.8 |
迁移率 |
| 0.95 | 0.53 |
| 0.10 |
A. 可用菠菜等绿叶蔬菜的叶片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B. 色素3是叶绿素a,其迁移率为0.2
C. 色素4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快
D. 色素2在滤纸条上移动的距离大约是4.2
下列对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主动运输能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
B. 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C.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础
D.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趋向专门化
下列有关细胞成分及其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B. 脂肪是动物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有氧呼吸合成ATP的过程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D. 与细胞代谢有关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将番茄(2N)和马铃薯(4N)利用如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__;由d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为原生质体融合,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__________,③过程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诱导f中植株生根的过程中,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________(填“高”或“低”);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_____倍体植株。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如人类的1号染色体上包括以下几种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相关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据此我们不能得出
A. 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女儿出现椭圆形红细胞的概率是1/2
B. 正常情况下他们生一个Rh阳性女儿的概率是1/2
C. 母亲体内细胞进行分裂时A和a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 若母亲产生一个ADe的极体,不考虑基因突变,在同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卵细胞可能为ADE、aDe或aDE
下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分子A、B、C、D、E的化学元素中相同的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大分子化合物的名称:⑦________;⑨________。
(3)导致F1~Fn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分子C和D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含____________,后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具体名称:F2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