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1、图2分别代表烟草和玉米叶片利用CO2的两条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图1、图2分别代表烟草和玉米叶片利用CO2的两条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___;玉米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______________细胞出现蓝紫色(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相比烟草,玉米更适宜于在______________的环境生活。

(3)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氮素水平

/(mmol·L-1

叶绿素含量

/(μg·cm-2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导度

/(m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L·L-1

5(低氮)

86

19.4

0.68

308

10(中氮)

99

20.7

0.84

304

15(偏高)

103

21.4

0.85

301

20(高氮)

103

22.0

0.84

295

 

①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气孔导度______________(填“限制”或“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②取实验条件下等量的低氮组和高氮组的烟草叶片,制备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______________区域。

③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设置____________

 

C02的固定 维管束鞘 高温、干旱 不限制 红光和蓝紫光 (至少3个平行)重复实验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解析】 图1表示C3植物的叶肉细胞,其中①过程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②过程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图2表示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该植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 (1)图中①过程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玉米为C4植物,淀粉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内积累,因此玉米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维管束鞘细胞出现蓝紫色。 (2)图1与图2所代表烟草和玉米叶片利用CO2的两条途径,所示的植物分别是C3植物和C4植物,C4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干旱、低浓度CO2环境中生活,因此相比烟草,玉米更适宜于在高温、干旱的环境生活。 (3)①从表中可知,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烟草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提高,在中氮、偏高、高氮三种情况下,气孔导度大体相同,而净光合速率有所提高,所以说明气孔导度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②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等量的低氮组和高氮组的烟草叶片,高氮组的烟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更多,因此两者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③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设置多个重复试验(至少3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 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 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 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 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查看答案

如图是大肠杆菌体内某代谢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b、c的合成过程伴随着水和ATP的生成

B. 物质a、b、c和mRNA的合成过程都发生在大肠杆菌的拟核中

C. 合成的物质a、b、c的分子结构相同

D. 物质a、b、c能同时合成,体现了大肠杆菌物质合成效率高

 

查看答案

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男性的Y染色体末端有一个决定睾丸发育的基因为“SRY基因。但是少数男性“SRY基因正常,体内雄性激素含量正常或稍高,却具有类似女性的性特征,这是因为他们的X染色体上一个“AR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SRY基因“AR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B. 雄性激素的合成与睾丸细胞的内质网有关

C. “AR基因可能控制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

D. 正常男子次级精母细胞中期应该含有2SRY基因

 

查看答案

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外因则取决于细胞对细胞外信号的特异性组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下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意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则下列有关细胞外信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于癌细胞而言,细胞外信号A~E可能会持续起作用

B. 细胞外信号F和G、D和E均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C. 只要有胞外信号D和E,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裂

D. 细胞凋亡对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查看答案

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上不同种类的磷脂(SM、PC、PS、PE、PI、CI)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分布是不对称的

B. 糖被只分布于细胞膜的A侧,B侧没有

C.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与磷脂双分子层相关,也与某些蛋白质相关

D. O2、CO2、甘油和氨基酸可以自由通过多种磷脂组成的膜结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