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部分变化。请回答下...

下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部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仅处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_,鹰所在的食物链有__条。

(2)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通过________调节。

(3)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代表能量流动和_____的通道。

(4)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蛇 6 负反馈 物质循环 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自身呼吸消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分析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含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柳树→蝉→螳螂→黄雀→鹰,柳树→蝉→螳螂→黄雀→蛇→鹰,蔷薇→蚜虫→蜘蛛→黄雀→鹰,蔷薇→蚜虫→蜘蛛→黄雀→蛇→鹰,蔷薇→蚜虫→蜘蛛→蜥蜴→蛇→鹰,蔷薇→蚜虫→蜘蛛→青蛙→蛇→鹰。分析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 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1)根据试题分析可知,蛇在该生态系统中仅处于第五营养级,而鹰处在第五与第六营养级。根据试题分析可知,鹰所在的食物链有6条。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通过负反馈调节。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代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通道 (4)根据试题分析可知,a表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该家族中的某些个体为甲病和乙病(皆为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已知2号个体是纯合子(若相关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男性中可视为纯合子)。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1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8号,3号和4号个体生下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为1/8

C. 若乙病是致病基因的启动部位发生改变导致的,则该部位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因而不能表达

D. 若甲病是正常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致病基因表达时,翻译产生的肽链不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

因人类活动导致草场沙化,栖息地锐减,使昆仑山野牦牛向高山迁徙形成小群体(10-80头),雪天时,又迁徙下山聚集成大群体(200头以上)。在生殖季节,有些公野牦牛因竞争失败而失去繁殖机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公野牦牛的竞争属于种群密度较高时的内源性调节因素

B. 高山地区的野牦牛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

C. 野牦牛因草料变化而季节性迁徙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D. 人类活动使野牦牛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降低

 

查看答案

重金属Cd2+是剧毒环境污染物,土壤中的Cd2+会影响植物的多种生理过程。某同学研究Cd2+污染对香椿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据图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d2+对香椿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双重性

B. Cd2+对香椿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趋势与蒸腾速率、气孔开度的变化不一致

C. 当Cd2+处理浓度大于2mg/kg时,因气孔开度下降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

D. 随Cd2+浓度增大,导致2和10mg/kg组胞间CO2低的直接原因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一动物体内2个不同时期的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细胞内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有4个四分体

C. 乙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不可能产生甲细胞

D. 在乙细胞内有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稻、鱼、萍混合种养模式,是一种以水田为基础、水稻生产为中心,通过放养鱼类、绿萍等,形成新的稻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类农田生态系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增加生物种类,增强其稳定性

B. 人的作用突出,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

C. 有机物基本上保持在系统内部,能够实现物质的自给自足

D. 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增加生产效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