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 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 连接e→d→c→d,并从c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 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B 【解析】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没有消耗氧气,即酵母菌没有进行有氧呼吸;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多于氧气的吸收量,结合a装置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若a装置液滴左移,说明耗氧,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二氧化碳多于消耗的氧气,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耗氧量=释放二氧化碳量,b装置液滴不移动,所以证明了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连接e→d→c→d,并从e侧通气,保证有氧条件,d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f放置一段时间后,可消耗其中的氧气,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为腺嘌呤,甲表示ATP

B. ②为腺嘌呤,乙表示核苷酸

C. ③为腺嘌呤,丙表示DNA分子复制

D. ④为腺苷,丙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

 

查看答案

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1、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A2;B1、B2;C1、C2………。向A1、B1、C1……….中放入从相同部位取出的大小相同的萝卜块,半小时后,向浸有萝卜块的溶液内加入少许甲稀蓝粉末(标记溶液为蓝色)。用细头滴管吸取蓝色溶液,缓慢从滴管中向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A1—A2;B1—B2;C1—C2…….)横向放入一滴蓝色溶液,观察小液滴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操作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B. 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则A1中的萝卜块硬度将变大

C. 若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C1中的萝卜块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D. 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B2中的液滴静止不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个分子的胰岛(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B. 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丧失

D. 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查看答案

蛋白C是一个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推断可能是水通道蛋白。以缺乏蛋白C的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为材料,注入一定物质后,将卵母细胞放到低渗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迅速膨胀。下列能选择注入的物质是

A. 蛋白C的mRNA

B. 蛋白C

C. 嵌入蛋白C的人工膜

D. 含蛋白C基因的重组DNA

 

查看答案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提出生物膜之间的融合是通过膜上特异性蛋白复合物的识别和结合实现的,他因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特异性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糖蛋白

B. 胰岛素和神经递质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 囊泡和细胞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有序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