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1、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A2;B1、B2;C1、C2………。向A1、B1、C1……….中放入从相同部位取出的大小相同的萝卜块,半小时后,向浸有萝卜块的溶液内加入少许甲稀蓝粉末(标记溶液为蓝色)。用细头滴管吸取蓝色溶液,缓慢从滴管中向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A1—A2;B1—B2;C1—C2…….)横向放入一滴蓝色溶液,观察小液滴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操作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B. 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则A1中的萝卜块硬度将变大
C. 若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C1中的萝卜块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D. 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B2中的液滴静止不动
如图所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个分子的胰岛(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B. 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丧失
D. 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蛋白C是一个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推断可能是水通道蛋白。以缺乏蛋白C的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为材料,注入一定物质后,将卵母细胞放到低渗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迅速膨胀。下列不能选择注入的物质是
A. 蛋白C的mRNA
B. 蛋白C
C. 嵌入蛋白C的人工膜
D. 含蛋白C基因的重组DNA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提出生物膜之间的融合是通过膜上特异性蛋白复合物的识别和结合实现的,他因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特异性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糖蛋白
B. 胰岛素和神经递质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 囊泡和细胞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有序性
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快速灵敏的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 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 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