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麦芽酿造啤酒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0)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PPO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
B. 相同温度和时间,pH7.8的酶促反应产物可能比pH8.4的少
C. 在制备麦芽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80℃、pH8.4
D. 高于90℃,若PP0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
B. 图2和图3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 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 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20世纪60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应先将各组试管中相应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 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 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 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密闭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某种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并另外设置了一个将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的对照组。在适宜条件下,下列对实验现象(不考虑温度对红色液滴移动的影响)和实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组左移,对照组右移,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B. 实验组不移,对照组不移,说明只进行酒精发酵
C. 实验组左移,对照组右移,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酒精发酵
D. 实验组不移,对照组右移,说明只进行乳酸发酵
下图为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最可能存在于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 ②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吡罗红可使其呈现红色
C. ③的合成总是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②和③的分子组成上都含有五碳糖
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B. 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 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