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世纪60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

20世纪60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应先将各组试管中相应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 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 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 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B 【解析】为避免实验误差,需要先将各组试管中相应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A正确;酶易受pH的影响,且淀粉在酸性环境中可以水解,所以pH为3和9的两只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不相同,B错误;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酶已经失活,不能水解淀粉,故淀粉含量基本不变,C正确;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密闭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某种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并另外设置了一个将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的对照组。在适宜条件下,下列对实验现象(不考虑温度对红色液滴移动的影响)和实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组左移,对照组右移,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B. 实验组不移,对照组不移,说明只进行酒精发酵

C. 实验组左移,对照组右移,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酒精发酵

D. 实验组不移,对照组右移,说明只进行乳酸发酵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最可能存在于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 ②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吡罗红可使其呈现红色

C. ③的合成总是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②和③的分子组成上都含有五碳糖

 

查看答案

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B. 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 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 当氧浓度为b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会不同

C. 当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为1∶2

D. 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ATP

 

查看答案

在野生型酵母菌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相关酶作用下,显色剂TTC与[H]结合使酵母菌呈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关酶,TTC不能使其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不产生[H]

B. TTC可用来鉴别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

C. 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

D. 有氧条件下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