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变化量\O2浓度 | 0 | 1% | 2% | 3% | 5% | 7% |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CO2释放量(mol) | 1 | 0.8 | 0.6 | 0.5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A. 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B. O2浓度为5%时苹果果肉细胞的无氧呼吸强度等于有氧呼吸强度
C. O2浓度为5%时,苹果果肉细胞中仅有细胞质基质内会产生ATP
D. O2浓度由0升至3%时,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的部分视野,有关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B. 在结构1和3中一定有水的生成
C. 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2和3
D. 可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只有5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上。可以用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同时加入一定了碳酸钙以__________,来测定叶绿素含量。用__________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实验结果位于滤纸条的最上端的是__________素。
(2)上图中,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3)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4)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三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5)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髙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照强度这—因素的影响。据本实验结果可知,应采取__________措施来提高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最大产量。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图1~3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科学家提出的__________模型可以较好地表示生物膜的特点。
(2)图1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存在三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内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
(4)图3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产生的ATP将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5)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6)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7)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豚鼠的胰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
(2)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性标记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__________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不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__________在细胞内的位置。
(3)科学家将短暂培养的胰腺组织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随着_________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襄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研究发现正常野生型酵母膜泡的精准运输与细胞内许多蛋白有关,某些蛋白出现缺失或者异常的酵母,会出现膜泡运输障碍。科学家在电镜下发现蛋白12异常的酵母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而蛋白17异常的酵母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据此推测,蛋白12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蛋白17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真核细胞中,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1)图中含有DNA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__________的蛋白质,而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溶酶体或成为膜蛋白,也可能是图中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这两个细胞器中的蛋白质一部分是由图示过程的核基因指导合成,另一部分则是由________________指导合成。
(4)图中的mRNA是在细胞核内转录产生的,经过一系列加工后穿过__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这一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性。
(5)除了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的去向是进入⑥、⑦,还是⑧过程,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体现了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