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C 【解析】据坐标图可知,生物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为10-2,人工膜是10-4—10-5,生物膜比人工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大,说明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A正确;坐标图显示人工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相同,大约是10-10,而生物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B正确;易化(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人工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不含载体蛋白,C错误;甘油、CO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少,据坐标图可知,人工膜对这三种物质的通透性依次增强,说明分子越小越容易通过,D正确,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 细胞内紫色区域变小,紫色变深

B. 整个细胞的体积略微变小

C. 细胞核被染成紫色,染色体被染成紫色

D. 细胞内紫色区域变大,紫色变浅

 

查看答案

如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倍光镜下可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

B. 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C. 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仅有图中结构①

D. 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查看答案

利用显微镜进行下列实验观察时,观察的对象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A. 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薄片——细胞内有橘黄色小颗粒

B. 甲基绿-吡罗红(派洛宁)染色的细胞——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C. 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细胞中液泡缩小、颜色加深

D. 稀释的蛋清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砖红色反应

 

查看答案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 分解葡萄糖的酶由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

B. 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 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 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适合形成氢键以及极性分子的特性使水成为重要的生命分子

B.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C. 单体聚合成多聚体是细胞生命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

D. 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分解与细胞中诸多放能反应相伴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