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都是蛋白质
④酶是生物催化剂
⑤酶具有多种代谢功能
⑥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
⑦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 ℃。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 )
试管 | 实验温度 | 3%淀粉溶液 | 2%α淀粉酶溶液 | 1 min后碘液检测 |
1 | 50 ℃ | 2 mL | 1 mL | 溶液呈棕黄色 |
2 | 55 ℃ | 2 mL | 1 mL | 溶液呈棕黄色 |
3 | 60 ℃ | 2 mL | 1 mL | 溶液呈棕黄色 |
注:溶液呈棕黄色即表示没有检测出淀粉。
A. 将实验温度改为0 ℃、55 ℃、100 ℃
B. 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1 mL
C. 将α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1%
D. 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B. 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 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 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某渗透装置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已知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在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 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下列关于生物膜和半透膜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半透膜是生物膜的一种
B.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C. 生物膜和半透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
D. 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通过,生物膜可以让部分离子和部分小分子通过
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丙图表示一种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的物质运输方式不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 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C.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相同,而③的种类可能不同
D. 若图丙所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蛋白搬运进入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