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细胞利用D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E→F过程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若能,最大值为多少?________;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用图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① 用多套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黑藻培养液中加入适量NaHCO3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源用荧光灯比白炽灯更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
B. 若向B瓶和D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
C. 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
D. 若C瓶和E瓶中溶液都变混浊,不能据此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 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 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如下图),加入用18O标记的等量O2和用3H标记的等量的C6H12O6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各试管,其结果正确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上清液 | 沉淀物 | 匀浆 |
A. 三支试管C6H12O6的量都将减少 B. 三支试管都有丙酮酸、[3H]生成
C. 丙试管有H218O和CO2生成 D. 三支试管都能释放能量
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 图乙中进行①过程时,图甲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 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 夜间有O2存在时,图乙中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速率(或生成物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中虚线可以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 图②中虚线可以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图③中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