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组分1、2、3即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一定是真核生物
C. 能量只能通过组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
D. 在该生态系统中,组分1、2、3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灭绝
D. 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狒狒种群中存在等级,经个体间的战斗较量之后,体格最强壮、最凶猛的雄狒狒成为“首领”,它在选择食物、与雌性交配中都处于优先地位。“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种群,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种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狒狒种群通过种间竞争建立了等级制度
B. 狒狒种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
C. “首领”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
D. 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对种群的延续有利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田鼠和杂草 B. 豌豆和杂草
C. 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 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 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 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 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