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 氨基酸和核糖体    B. 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 核苷酸和核糖体    D. 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A 【解析】试题分析: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修饰,最后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出细胞外发挥作用. 【解析】 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球蛋白),而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则核糖体.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 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是非特异性的,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 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

关于以下图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

B. 细菌、病毒都可能成为1

C. 与2的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 丁可保持对1的记忆功能

 

查看答案

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现了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 该过程中参与的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再次进入血浆参与体液运输

C. 该过程中机体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进入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D. 该过程中效应T细胞会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有关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入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①组与③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C.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

D. 上述实验说明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只有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