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D 【解析】试题分析: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振荡后再滴加B液,B错误;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应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待测组织样液,C错误;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 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B. 酪氨酸的氨基多

C. 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D. 精氨酸的羧基多

 

查看答案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进行物质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苹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B. 高温煮沸后的豆浆溶液冷却后也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 在麦芽糖溶液中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摇匀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 花生子叶用苏丹III和苏丹IV溶液染色后分别呈橘黄色和红色

 

查看答案

如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多肽中B的数目可能等于C的数目

B.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C. A中肯定含有S元素

D. ①过程的发生需要水

 

查看答案

天然的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淋巴因子,属于糖蛋白,该糖蛋白共有133个氨基酸,第58位和105位半胱氨酸的巯基(—SH)脱下两个氢所形成的二硫键使肽键折叠,再经螺旋呈球状,直链则无活性。关于该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二硫键对该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功能不是必需的

B. 该蛋白质有132个肽键

C. 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132个水

D. 该蛋白质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

 

查看答案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 52、52    B. 52、50    C. 50、50    D. 50、49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