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动方向是
A、逆时针 B、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C、顺时针 D、无法确定
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 (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物
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物个体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
A.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C. 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虽有差异,但功能完全相同
(1)在Ⅰ图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包括 和动物细胞培养两个过程,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要将动物组织剪碎,然后用 处理,以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
(2)A细胞的特点是 ,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 的特点。
(4)Ⅱ过程优质奶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 。
(5)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Ⅱ中囊胚进行 ,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为调查我市自来水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涂布平板所用的培养基是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 。
(2)在涂布接种前,小组成员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培养了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出现菌落。若空白培养基上出现了菌落,其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填两个)
(3)培养基灭菌后,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4)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实验操作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 。
(5)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水样的平板置于 中培养。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