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B。向A、B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中加__________,向B试管中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再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

 

5滴蒸馏水 取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 若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不出现 若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也出现 乙醇的有无 A试管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先分析题干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从实验目的分析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的因变量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因为本实验是探究实验,乙醇能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也可能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应有2种情况。 (1)分析题干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由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推出实验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可以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若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活性丧失,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若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具有活性,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 故实验步骤是: ①实验的试剂的量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因此,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温度和水浴加热 的时间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配制菲林试剂溶液,取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本实验是探究实验,乙醇能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也可能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应有2种情况。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A、B试管中的颜色变化;A试管是对照组,B试管是实验组。 故答案为: (1)①5滴蒸馏水 ③取少量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少量等量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2)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有无乙醇 A试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_,共形成肽键_________个。

(3)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中的R基有哪几种,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在切去甲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后,可转变α、β两条肽链构成的有活性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

B.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51种氨基酸

C. 胰岛素含有50个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 构成胰岛素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查看答案

甘氨酸(C2H5O2N)和X 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O5N2,则X 氨基酸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C. 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中至少有n+m个氧原子

D. 蛋白质在髙温条件下,空间结构发生巨大改变,一般常温情况下是可以恢复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