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

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50~65 ℃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

豆浆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D

淀粉溶液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 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分析回答:

(1)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是__________(物质), 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的颜色出现________沉淀,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NaOHCuSO4溶液要________________使用,现用现配。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________色。

(3)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是否需要水浴加热?________(填“是”或“否”),呈现________色。

(4) D组实验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洗去浮色 脂肪 橘黄色 砖红色 等量混合均匀 蓝 双缩脲试剂 否 紫 碘液 【解析】试题分析:花生种子中富含脂肪,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苹果匀浆富含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豆浆富含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 (1)A组实验中,花生富含脂肪,脂肪检测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2)B组实验中,苹果匀浆富含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使用时,NaOH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使用,生成Cu(OH)2,现配现用。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呈现斐林试剂的蓝色。(3)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不需进行水浴加热,呈紫色。(4)D组实验中,淀粉遇碘变蓝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标号)。

(4)观察DNA与RNA分布,最好选取图中 _________(填标号)。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E两类生物的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是____________型。

 

查看答案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③______;④______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20×

C.目镜10×物镜4×        D.目镜10×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是图像______(填序号)。

(3)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40×物镜后,视野中细胞为______个。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植物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 液泡和内质网

C. 叶绿体和液泡    D. 内质网和液泡

 

查看答案

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膜层数是   (      )

A. 5    B. 6    C. 7    D. 8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