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生物(2N)细胞中的DNA经3H充分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图中...

某生物(2N)细胞中的DNA经3H充分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图中的A→B→C→A过程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消失和重新构建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从1处运进图A结构的

B. 图B中的DNA单链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比例为8:4:2:1

C.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D. 结构3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 【解析】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从1核孔处运进图A细胞核中发挥作用,A项正确;图B中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DNA单链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比例为8∶4∶2∶1,B项正确;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含3H,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均为2N,但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为杂合(3H1H)。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杂合的3H1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纯合的1H1H,即一半染色单体含放射性。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后,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随机性,因此,含3H的染色体进入同一个子细胞的数量为0~2N,C项错误;结构3是核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分析判断全都错误的一组(   )

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乙图所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此时一定为光照强度较弱为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丙图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影响AB段酶反应速率的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丁图若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b表示氧元素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时间为C时

B.从甲图可知,仓鼠的种群数量增长呈S形,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K2-K3之间

C.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存在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D.乙图中的A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仓鼠的次级生产量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或选用人口腔上皮细胞

B. 在用淀粉酶、淀粉为原料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

C. 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

D. 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的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

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

记录字母组合。他们每次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两对性状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查看答案

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由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A“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

B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共同协同进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