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方法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需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
B.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吸取培养液制临时装片前要将试管静置后才能取样
C. 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CO2的产生量
D. 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少量SiO2是为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
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几顶( )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
(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7)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 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
B. 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
C.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科学家对豌豆进行了不同处理,如下图所示,然后检测豌豆植株节间的赤霉素(GA)含量(由柱高表示)。依据所学知识,判断相关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A. 赤霉素通过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而引起植株增高
B. 去除顶端后,节间生长变快
C. 外源生长素可代替顶芽的作用,促进赤霉素的合成
D. 顶端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 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 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 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A甲状腺激素
D. 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丘脑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⑦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④⑤⑥⑦
